• <nobr id="mpzbu"><address id="mpzbu"><noscript id="mpzbu"></noscript></address></nobr><menuitem id="mpzbu"><optgroup id="mpzbu"><thead id="mpzbu"></thead></optgroup></menuitem>
      <bdo id="mpzbu"></bdo>

        硬核聯盟,國產手機“硬核聯盟”是否應被納入反壟斷調查的范疇?

        2021年1月1日早上,華為游戲中心突然下架全部騰訊游戲產品,又于當天晚上重新上架——有媒體報道稱,騰訊暫時做出了讓步,不過雙方暫時未就此發表詳細的官方聲明。大家都知道,這件事情的導火線是渠道分賬比例問題: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要求50%的分賬比,而騰訊覺得太高,就這樣。
        那么問題來了:為什么國產安卓手機應用商店的游戲分賬比高達50%,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(30%)呢?要知道,哪怕是華為、小米在海外的應用商店,也只收取30%的分賬比。這是因為中國游戲廠商特別能忍耐,中國玩家特別不在乎嗎?顯然不是。
        國產安卓渠道的分賬比不是自然發展到50%的,而是被有計劃、有意識地提高到這個水平的,其中的轉折點就是2014年“硬核聯盟”成立。

        “硬核聯盟”是由華為、聯想、OPPO、vivo、酷派、金立、魅族、努比亞等八家國產安卓手機廠商組成的“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組織”(當時還有樂視,現在沒了)。除了小米,幾乎所有國產手機巨頭都是硬核聯盟成員。在國內做游戲分發,以及做一切移動應用、移動內容分發,要繞開硬核聯盟是不可能的。

        國產手機“硬核聯盟”是否應被納入反壟斷調查的范疇?

        在“硬核聯盟”成立以前,國產安卓渠道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,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想分一杯羹:阿里巴巴、百度、騰訊、360、蝸?!ち业那栏偁幰矊е铝溯^低的渠道分賬比,大家都想以優厚條件吸引好內容。
        當時,在渠道分賬比方面最慷慨的是阿里巴巴。2014年,它加入了移動渠道戰局,喊出了“2比8分賬”的口號——渠道只拿20%,比蘋果App Store還慷慨。在阿里的攪局之下,其他渠道紛紛跟進,一度出現了渠道只拿10%的盛況。對于游戲CP來說,這簡直是一個天堂,雖然是亂世,但是是對新產品有利的亂世。

        可是阿里巴巴并未成功。同一年,硬核聯盟成立了,“硬件即渠道”是它的座右銘,50%的分賬比也成為了市場主流。因為國內最大的八家手機廠商(除小米外)結成了聯盟,一致采用50%的分賬比,這個問題就徹底沒得談了。安卓渠道分發的格局很快穩定下來,阿里、百度、360的影響力大減;非手機廠商的安卓渠道,也就剩下應用寶還比較有影響力了。

       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還說:如果騰訊要跟華為談分賬比,那騰訊應該先把自家的應用寶的分賬比降低到30%以下,否則就不公平了。
        這些吃瓜群眾只知其一、不知其二——整個安卓手游市場的慣例是由硬核聯盟確定的,硬核聯盟是價格引領者,應用寶等一切“非手機廠商渠道”只是價格跟隨者。再說,應用寶僅能占據國產安卓手游分發市場的10-15%(其中很多還是騰訊自家的游戲),而硬核聯盟加起來能占據50%以上;就算應用寶主動降低分賬比,對大局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。

        為什么硬核聯盟成立以后迅速掃平了渠道市場?為什么強大的阿里、百度、360在硬核聯盟面前毫無還手之力?為什么直到今天,很少有互聯網巨頭敢在“安卓應用渠道”這個市場投入重兵?你想想,字節跳動幾乎什么都做,唯獨不怎么碰應用渠道;阿里游戲發展了幾年,做了研發、發行,也不怎么碰游戲渠道。是因為這些互聯網巨頭沒有信心在商業競爭中擊敗硬核聯盟嗎?

        國產手機“硬核聯盟”是否應被納入反壟斷調查的范疇?

        硬核聯盟掌握了手機底層。這才是最要命的。高端用戶或許還知道怎么繞過手機廠商的限制、不去理睬系統攔截通知,而中低端用戶是不知道的。如果你真的把手機廠商逼急了,對方會不會在系統內部對你埋下不利的東西,那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。
        騰訊、阿里、字節、百度、360……這些“互聯網巨頭”看似很強大,但是它們的產品還是需要在手機端做分發,還是需要手機廠商做優化,還是不能跟手機廠商鬧僵。如果僅僅得罪一兩家手機廠商倒也罷了,現在的局面是國產手機廠商抱團,得罪了一個很可能就得罪了所有。這種情況下,你當然會投鼠忌器。

        如果連這些“互聯網巨頭”都投鼠忌器,可以想象,中小應用廠商、獨立游戲廠商會面臨多么艱難的日子。它們當然可以選擇走精品路線、口碑路線,依托TapTap、B站和買量渠道去拿量;但是,安卓應用商店畢竟是一個最重要的渠道,是很難完全繞開的。

        我仔細閱讀了《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》的征求意見稿,其中明確提到:“互聯網平臺,是指通過網絡信息技術,使相互依賴的多邊主體在特定載體提供的規則和撮合下交互,以此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形態?!比绱丝磥?,手機應用商店當然屬于“互聯網平臺”,由它們共同組成的硬核聯盟也應屬于“互聯網平臺”范疇。

        硬核聯盟成員之間到底有沒有達成過“排除、限制競爭的協議”,包括正式協議和非正式的協同行動?我不是法律專家,沒法判斷。然而,國家在平臺經濟反壟斷的行動中,將硬核聯盟納入調查對象,似乎是一個合理的選擇。
        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如果硬核聯盟確實沒有觸犯反壟斷條例,那也算是給了各大手機廠商一個清白,能夠幫助全市場、全社會更好地理解它們的業務。

        你認為呢?

      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百場匯 ? 硬核聯盟,國產手機“硬核聯盟”是否應被納入反壟斷調查的范疇?
        性欧美俄罗斯精品,性情网站,性柔术18性13处交,性生活视频免费看

      1. <nobr id="mpzbu"><address id="mpzbu"><noscript id="mpzbu"></noscript></address></nobr><menuitem id="mpzbu"><optgroup id="mpzbu"><thead id="mpzbu"></thead></optgroup></menuitem>
          <bdo id="mpzbu"></bdo>